穆斯林宰相拉希德丁与他的中国研究:作为一门伊斯兰学科的汉学的诞生
Number: 73
弗朗切斯科·卡尔佐莱奥
宰相兼学者拉希德丁·哈姆达尼(卒于1318年)是伊斯兰学术史上的杰出人物。他的学术成就横跨多个领域,在深度、复杂度及影响力方面可与最负盛名的伊斯兰思想家相媲美。然而,相较于他的重要地位,关于他的研究却相对有限。近年来,这一情况有所改观,研究他在多个重要领域思想贡献的学术专著出版问世。然而,迄今为止,关于他最具原创性的研究领域之一的中国研究的学术探讨仍十分稀缺,尤其是在地理、历史(古代及当代)、制度体系及主要文化成就方面的研究。本文将探讨拉希德丁在中国研究领域的贡献,分析他如何投身于这一领域。笔者认为,他可被视为伊斯兰文明史上的首位“汉学家”。同时,笔者将这一学术创新与拉希德丁研究背景的特殊历史环境相联系,即蒙古人的征服。本文的前两部分将重点分析蒙古人的征服如何促成伊斯兰世界对中国认识的飞跃。第一部分探讨蒙古帝国如何促使中东与中国建立新的联系,并为伊斯兰世界对中国认知发生质的飞跃创造条件。第二部分则在这一背景下探讨拉希德丁的中国研究,介绍他的生平、学术成果,并重点讨论他对中国的研究。在完成背景分析后,第三部分将系统梳理拉希德丁在汉学研究中的贡献,具体涵盖地理、历史、宗教和科技四个领域。